装配式见中国古建筑精髓
来源:
|
作者:pmoe9b363
|
发布时间: 2020-12-03
|
1698 次浏览
|
分享到:
如果传统的建筑叫做“建造”房子,那么装配式建筑即可称为“制造”房子
用乐高积木搭建过房子、别墅的人肯定都有过“如果盖房子就像拼积木一样简单”的想法,把一块块事先做好的构件拼合在一起,一幢幢高楼大厦就拔地而起了……随着建筑技术的革新,这种“拼”出来的装配式房子已经成为世界*盛行的建筑方式之一。
很多人不知道,如今这种新兴的建筑工艺,其实跟我国古代几千年前的榫卯结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古建筑中的“装配式”理念
众所周知,中国的古建筑以巧夺天工的木架构令世人惊叹,而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古建筑采用的几乎都是装配式施工理念,榫卯结构就是这种独特的建造工艺,将预制好的建筑材料进行拼装。
中国在远古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就开创了“梁柱式”建筑的“榫卯结构”开始实施“装配式建筑”。而在秦汉时期这种木架装配式建筑体系已经趋于完善,这种“装配式”的古建筑历经上千年依然保存完好,如:建于1400多年前的山西悬空寺,距今约1000年的山西应县木塔。
山西悬空寺
山西应县木塔
装配式建筑的兴起和发展
装配式建筑*具典型代表性的国家是日本。日本装配式建筑的崛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二战后的日本急需重建,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40年代,日本没有住宅的家庭达420万户,占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为解决住房问题,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住房建设提供激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装配式建筑在日本得以快速繁荣。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据日本装配式建筑制造商协会报告,目前约有15%的日本家庭居住在这种“像积木一样拼成”的房子里。
榫卯结构和装配式建筑的相似之处
中国古代的榫卯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一直是基于一种“工厂预制”构件和“现场装配”的制造和施工工艺,与现代“装配式建筑”的理念完全吻合。两者*大的共同点都是通过“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做到省时、省工、省钱等特点。
榫卯这种巧妙的建造结构是古代中国建筑*主要的结构方式,在部件连接处凸出来的叫榫、凹进去的则是卯。在榫卯结构的设计中需要配合部件的“预制”和后期施工中的“装配”要求,对各个工种、各种构件的大小和规格的定制,这样就可以做到批量生产、批量安装。
现代的装配式建筑把传统的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装配式厨卫的兴起
在装配式建筑中,装配式厨卫是*受国人欢迎的整体建筑,一体化防水底盘组合、墙板、吊顶构成的整体框架,配上各种功能洁具形成的独立单元;具有厨房、淋浴、盆浴、洗漱、便溺五大功能,功能之间可任意组合,在有限空间内组合成即装即用、美伦美奂的整体厨卫。
据统计,人的一生呆在卫生间的时间平均按75岁计算约3年多时间,呆在厨房的时间约7年,女性时间更长。女人的一生,有五分之一的时间是在一锅一铲中度过的。可见,卫浴、厨房的质量和舒适度直接影响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金莎丽集成厨卫
金莎丽集成厨卫将传统的厨卫内各种部件通过工厂标准化定制,采用自动化的生产线,标准化程度相当高,产品品质能够达到统一。每一个预制构件出厂时自带“身份证”,有生产时的数据,影像资料,日期等,身穿二维码,全寿命周期可查,比如说在维保,事故追责等领域完全实现有据可查。
如果把金莎丽集成厨卫比做一个大玩具的话,部分项目的构件如同玩具零件,工厂里会对一个单独“零件”进行复制,做到可更替,旧换新,破换新等等,大大节约成本。现场再以拼积木的形式装配搭建完成整体厨房、卫生间,节约人工成本,减少湿作业,减少施工垃圾,缩短施工工期,一个传统建筑的厨卫5人施工,大概一周左右可以完工,而金莎丽集成厨卫2人现场装嵌,大概4小时即可完成全部安装。
如果传统的建筑叫做“建造”房子,那么装配式建筑即可称为“制造”房子,虽然仅仅只是一字之差,但实则已是建筑业的转型和升级,伴随着技术的革新和产业的升级, 这种新工业化生产方式正在成为建筑业的“流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