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级、省政府关于发展绿色建筑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苏州住建局印发了《苏州市建筑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

该文件指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2025年末,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50%以上,成品化住房占新建商品住宅70%,装配化装修占成品住房比例达到30%。
以实施“两碳”战略为统领,狠抓装配式建造、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精益建造和装配化装修,推进建造方式工业化、建造手段智慧化、建造活动绿色化、建造管理集约化,以新型建造方式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
1.推广装配式建筑。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积极推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和木结构建筑,加快完善配套的质量安全监管、项目创优等工作机制。加快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标准化的研究,逐步制定预制叠合楼板、预制楼梯板等构件的标准化设计导则、技术规定和标准设计图。加强装配式建筑生产、运输、施工等环节质量安全体系的研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市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水平。逐步将我市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变成具有可推广、易装配、高质量、低造价、多样化的特点。持续扩大政府投资公共建筑、房地产开发项目装配式建造覆盖面。
2.狠抓智能建造。鼓励建筑头部企业加大建筑机器人、机械臂、BIM技术、3D打印技术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并有序开展项目和企业试点。鼓励建筑头部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企业和项目两个层面,涵盖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四个环节的智能建造管理平台。有序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建筑领域的融合应用。加快智能建造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加强智能建造及建筑工业化应用场景建设,推动科技成果、重大产品集成创新和示范应用。推广应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生产线。推动建筑机器人和智能控制造楼机等一体化施工设备的应用。
3.深化绿色建造。加强绿色建筑全流程管控。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造和运营管理,通过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建材选用、绿色施工和安装、绿色一体化装修、绿色运营,推广绿色建造方式。全面推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鼓励更多建筑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
积极研发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绿色建材。加强绿色建材开发与推广应用,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的适用技术,加快淘汰落后装备设备和技术,提升绿色施工水平。
实施建筑业碳达峰计划。贯彻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研究制定本市建筑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研究建筑活动碳排放清单,完善建筑碳排放控制标准、技术及产业支撑体系。
4.推进精益建造。引导企业建立基于精益建造管理模式标准体系,推广精准设计、合理划分工序、工序交底和流水化作业。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精益建造适宜技术,开展技术研究,推广价值管理分析、建立计划控制体系、准时化生产、“5S”管理方法,不断提升企业的精益建造技术水平。坚实精益建造发展基础,积极引导企业研发精益建造软件和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十四五”期间,在本市积极推广精益建造技术,综合资质企业初步形成的精益建造管理和技术体系,甲级资质企业普遍采用精益建造适宜技术,建立比较完善的精益建造评价指标体系。
5.推广装配化装修。积极推进房地产项目、政府投资新建的公共租赁住房实现成品住宅交付。大力推进成品住宅建设,促进整体厨卫产品、设备管线集成技术应用,提高装配化水平。加快我市对居住建筑装配化装修标准的研究,鼓励装配化装修生产基地落户我市,至十四五末,装配化装修在居住建筑中全面推广,实现与房屋建筑一体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模块化安装、数字化管理等优势,引领装饰装修方向。
集中行业资讯、设计理念、精选案例,提供装配式厨卫空间系统解决方案
技术支持:华企在线